佛佑世界

佛教:什么是布施?只有真正懂得这个,你才能够获得功德福报

   2021-03-11 净慧梵行890
核心提示: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,叫做“富贵学道难,贫穷布施难”什么意思呢?这两句话要对比着来看。有钱的人,想要布施是很容易的事情,因为他有足够多的钱可以让他来布施。但是因为他有钱,整天享乐,所以就无法把心思放在修道学佛上了。

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,叫做“富贵学道难,贫穷布施难”什么意思呢?这两句话要对比着来看。有钱的人,想要布施是很容易的事情,因为他有足够多的钱可以让他来布施。但是因为他有钱,整天享乐,所以就无法把心思放在修道学佛上了。

贫穷的人因为经历了太多磨难以及世间人情冷暖,所以更容易升起出离心和厌离心,来寻找活着的意义,来寻求人生和生命的真谛,所以更容易进入佛道之中。但是又因为他们贫穷,所以很难有能力来做布施。

除了这个,这两句话还透露出另外一个关于布施的因果真理。为什么富贵的人容易布施,而贫穷的人难布施?根本原因,并不出在他们贫富差距上,而是出在心态心量上。

财富从何而来?

佛教从因果的角度告诉过人们,财富是从布施来的。富人之所以富贵,就是因为他们曾经种下过布施的善因,因为这个善因才导致他们今生的富贵,而又因为他们内心依旧存在这个喜欢布施的习气,所以在今生还会接着布施,为下一世继续种下富贵的种子。

穷人之所以贫穷,就是因为生性吝啬悭贪,在过去未能布施种下富贵的因,这才导致他们今生依旧贫穷。而今生延续来的悭贪吝啬的习气,会使得他们依旧不肯布施,导致来世继续贫穷。

古人说,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只有种下了善因,才能过获得善果。只有给予他人财富和帮助,我们才能够获得财富和帮助。我们总会被自己强烈的我执所控制,有没有足够多的智慧来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。古人才用了简单的一句: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告诉我们:只管做好事就好,不要想太多,因果会亏待你。

布施不仅是布施

佛教教人布施,并不是简单的让人做这个帮助他人的行为,而是把布施作为了六度万行中一个基础修 行方法,来对治我们内心的烦恼习气。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着强烈的我执、分别才会产生悭贪、吝啬等诸多的烦恼。如果你不懂这其中的道理,并不算是真正的布施。

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布施的境界呢?重点看我们的内心还有没有分别,有没有执着、妄想、烦恼。如果我们只帮助贫穷的人,不帮助有钱有势的人;只帮助善良的人,不帮助不善良的人;只帮助好人,不帮助坏人。那么这些就都是分别心在作怪,并没有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。

慈悲心的基础是平等,布施的基础也是平等。众生最可怜的地方并不是衣衫褴褛、缺衣少食,而是愚昧无知,颠倒痛苦。所有的众生一样,都在感受这样的痛苦。只有在这样的见解中去帮助、关爱、布施,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心。

只有平等地对待众生,才能够对治我们内心的妄想烦恼,对治我们的分别执着。当任何一个众生需要我们帮助和施舍时,我们都能够以清净平等的心来去做,这样才是布施。

如果你还存在分别,认为我只能帮助一部分人,而另外一部分人,例如坏人、伤害过我的人、恶人仇人、敌人等不能帮助,那么这就不是布施。

从佛法意义上来讲,布施对境的是一切众生,这包括了我们主观评价上的好人、坏人,以及鬼神等众。我们布施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回馈,仅仅只是不忍众生受苦,而希望他因为我这一点小小的帮助,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。

只有以这样的心态来去布施,才可以对治我们自私自利的心,才可以对治我们的悭贪和吝啬,才可拔除贫穷的根源,才可以收获无上福德和功德,才可以种下究竟解脱的善因。愿大家都可以获得无上智慧,南无阿弥陀佛。
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佛佑新讯
推荐图文
推荐佛佑新讯
点击排行